杭州上城九堡街道以党建联建模式强化基层治理与服务
杭州上城九堡街道以党建联建模式强化基层治理与服务
2022年12月24日 12:40:33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陈雅晴
党建联建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奠基石”,是有效融合党群合力、调动社会力量的“敲门砖”。为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创新多跨协同三种组团联建模式,凝聚党建合力,突破治理难题。
平时跨“界”联建实现村社跨界互助
“安装充电桩以后,我们的电瓶车充电确实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景蓝社区居民汪大姐边充电边开心地说。
九堡街道景蓝社区是廉租房小区,大多数都是低保、残保等家庭群体,日常出行以电动自行车为主,对小区内充电桩需求很大,但小区建设经费有限,无法优先满足这一需求。八堡社区党委得知详情,当即表态资助20000元,并第一时间按流程快速到账。
通过联建力量的支持,景蓝社区党支部迅速召开党员大会,商定落实安装方案,终于在蓝桥景苑小区4幢南面和7幢、8幢的北侧共新建3处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安装充电桩70个,防水雨棚9个,切实解决了社区居民期盼已久的充电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居民近2000人次。
八堡社区与景蓝社区是街道平时跨“界”联建的结对队伍之一,平时跨“界”联建,是由1个行政村或撤村建居社区与1至2个不同类型的其他社区结对联建,主要是帮助新老村社补齐资源差异短板,形成互帮互助,真正实现“跨界”互惠。目前,九堡街道已自主建立“跨界”结对队伍9个。
图为景蓝社区充电桩点位 倪海星摄
“要时”跨“域”联建“远水”也能救“近火”
人员力量是否充足往往是村社能否成功应对紧急突发状况的要素之一,为了形成“要时”合力,应对“要时”困难,完成“要时”任务,街道专门建立“要时”跨“域”联建,即安排1至4个地域不相邻的村社,制定结对保障和应急支援互助计划,在重大或突发事件等应对处置上,打通资源,确保第一时间调度有生力量到点支援。
前段时间,杭州突降大雪,瞬间进入“速冻模式”,金海社区周边的主干线——杭海路九堡路段积了雪,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考虑到情况紧急,街道立即启动“要时”跨“域”联建机制。金海社区、九华社区和九塘社区组成的“要时”队伍火速响应,10余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要时”报到点集合,开展跨“域”协作,协助养护工人一起扫雪。经过3个多小时的清扫,顺利完成“紧急任务”。
“跨域联建主要是在紧急时刻,可以第一时间发动辖区不同地域的力量,快速集结获得最强增援,比如防汛抗台、防雪抗冻等一些特殊紧急情况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远水'也能救‘近火'。”九堡街道党工委委员潘月丹说。
图为养护工人维护行道树 李忠摄
难事跨“街”联建破解跨街治理难题
15.8平方公里的九堡街道,总人口近30万人,下辖23个村社中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达到11个,流动和常住人口倒挂比最大的达到6:1。近年来,九堡街道区域内就医、求学、购物、通勤等出行需求日趋增长,尤其是南片区的小区。
为了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尤其是促进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开放融合,实现“新老杭州人”共建共享,街道在南片区倾力打造金堡街优享街区,优先改善出行服务。街道迅速启动难事跨“街”联建,即立足区域范围广、村社分布散等实际,以街区道路为中轴线,推进沿线社区联建的治理机制。
街道带领兴安社区、新江花园社区、红苹果社区和蓝桥社区四个金堡街优享街区的重点社区共同攻坚破难,积极与杭州公交集团沟通协调,先后召开了3次恳谈会。同时,联合“公交小灵通”前往社区发放问卷,深入调查居民的出行盲点和难点,精准优化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打造社区穿梭巴士系统,在金堡街优享街区划定蓝桥八堡公交片区,开通连接地铁客运中心站与地铁九和路站“两核”之间的2条社区穿梭巴士,以及覆盖单元片区的发散性社区穿梭巴士。
增设固定通勤公交线路,新江花园社区东公交站新增了通往武林广场的126B和通往钱江新城的325B两条公交线路,九和路地铁站最近的公交站在A口和C口附近增加了6条地铁接驳线路。
融合型大单元大社区治理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我们以九堡街道为试点,大力创新探索党建统领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模式,通过组织体系统合、队伍力量聚合、社区功能耦合,着力打造特大城市精管善治的典型样本。”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前期探索基础上,九堡将做深做实做好难事跨“街”治理的文章,破解跨街治理难题,重点打造丰收湖样板区、九和魅共富街区、金堡街优享街区,真正做到“新老杭州人”的“大融合”。
图为新增公交线路 由九堡街道提供